2025年泰山科技学院海外游学之旅启程!
来泰科,跟着小泰免费环游世界!
来泰科,跟着小泰免费环游世界!为给我校学子提供最极致的成长体验,拓展学生全球视野,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,我校特设全额资助暑期欧洲游学项目,选拔优秀学子免费前往欧洲进行深度学术文化探索!亲历历史名城、对话多元文化、参访顶尖学府,获得一次拓展国际视野、提升综合能力的宝贵经历。今年我校选派了33名师生,在德国开启一场为期三周的游学之旅。站在泰科的肩膀,看到更大的世界,选择泰科,下一个拥抱世界的就是你。
凌晨集结:北京出发的期待
在17天的行程单里,“出发”是最先被大家响亮呼应的游学关键词。7月14日凌晨三点,北京首都机场的灯火在凌晨格外明亮,我校33名师生陆续抵达,共同开启这场德国暑期学习之旅。
拖着贴好行李标的箱子走进航站楼时,同学们脸上还带着睡意,却掩不住兴奋——我们终于要踏上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。值机柜台前,大家互相帮忙整理护照,领队老师反复叮嘱入境注意事项,与行李箱滚轮的轻快声响交织,奏响了欧亚之旅的序曲。当飞机冲上云霄,我们知道,一段关于探索的故事正从北京的星空下启航。
云端之上:从北京到德累斯顿
十个小时的飞行不算短,却在窗外变幻的云层里悄悄溜走。当 “即将抵达德累斯顿” 的广播响起,舷窗外的风景瞬间点燃同学们的兴奋 ——成片的红顶房屋像撒在绿色地毯上的积木,远处的森林沿着丘陵起伏,与北京的都市天际线形成奇妙对照。陌生而新鲜的景致,瞬间驱散了长途飞行的倦意。
舷窗外的阳光带着欧洲特有的清澈,飞机在此时落地,夏令营的序幕正式拉开。走出到达口,“FUU Sommer Camp 2025” 的接机牌在人群中格外醒目。工作人员递来的德语 “欢迎”,微笑着甜润了旅途疲惫。

初遇德国:从机场到城市
工作人员利落地帮我们把行李搬上大巴,大巴车穿行在德式风情里,车窗外的风景从郊野渐变成城区:砖红色建筑的墙面上,常春藤沿着雕花铁窗攀爬;复古电车叮叮当当驶过街道,车身上印着“2025欧洲文化之都”的宣传画;骑行者的车筐里,向日葵晃出一路金黄,导游指着窗外介绍:“开姆尼茨曾是东德重要的工业中心,现在正用艺术重新定义自己。”街道两旁,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与充满现代感的涂鸦墙相映成趣,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人眼前一亮,每一帧都美得像电影截图。
舌尖上的欧洲:第一顿德式晚餐
休整后的第一顿晚餐,藏在临街的温馨西餐厅里。格子餐布上,烛火跳动着暖光,香煎牛排的焦香混着芦笋的清爽,从刀叉碰撞的轻响里,尝到了欧洲美食的精致与新鲜,更品到了异乡初识的温暖。

夜色中的初印象:漫步与分享
手风琴声在巷口流转。我们用镜头捕捉每一处新鲜:记录着陌生的建筑与风情,不时交流着各自的发现。夜幕降临后,酒店公共区成了师生们的分享天地,分享着白天的见闻:说起飞机上的云端云海,聊起当地“老外”悠闲的生活态度,从建筑风情到对明天课程安排的期待。细碎的交谈里满是对这场游学的憧憬。

跨越6个时区的奔波终有回甘,当双脚真切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,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,红顶之下的鲜活与热烈,所有期待都有了回应。这场关于探索与成长的游学故事,才刚刚写下序章。
【学生感悟】
凌晨三点在首都机场集合时,我还困得直打哈欠,可当飞机穿过云层,看着北京的灯火缩成星点,突然就清醒了——原来期待真的能打败困意。
十个小时飞行里,邻座同学教我数云的形状,直到德国的红顶屋顶铺成一片,才惊觉真站在了课本里的欧洲:老电车叮叮当当驶过爬满常春藤的砖房,骑单车的阿姨车筐里,向日葵晃得人睁不开眼。晚餐时刀叉总碰出乱响,牛排的焦香混着芦笋的清苦,竟比想象中好吃。此刻趴在酒店窗台,巷口手风琴声飘过来。明天就要正式开始了,笔记本第一页已经记下:原来“陌生”这两个字,尝起来是香的,听起来是脆的,摸起来暖暖的。
陈韦宜欣 国际经济与贸易 24级1班淬炼商学院
出发前总担心语言不通会尴尬,可落地时工作人员笑着说“欢迎”,大巴司机冲我们竖大拇指,突然就不怕了。车窗外的风景比照片鲜活一百倍:建筑的硬朗线条旁,竟藏着画满涂鸦的矮墙;骑行者的车筐里,向日葵歪着头晃过街角。晚餐时邻座同学把“谢谢”说成“Merci”,逗得服务员笑出了声,那一刻觉得陌生的语言里,藏着共通的温暖。现在和大家挤在酒店分享照片,发现每个人手机里都有张电车驶过红屋顶的图——原来这场旅程,早就悄悄把我们的惊喜,调成了同频。
李晓灿 远景学院 法学(远景)24-1